

对地观测技术与应用
{{courseInfo.entityData.course_semester_name}}{{$t('课程')}}
{{$t('开课时间')}}:
2023/08/23 - 2024/02/25
{{$t('开课平台')}}:
智慧树
{{courseJoinNumber}}
{{$t('人已参加')}},
8944 {{$t('次点击')}}
8944 {{$t('次点击')}}
课程概述
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(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,InSAR)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技术的发展,之后又经历了真实孔径雷达(Real Aperture Radar,RAR)和合成孔径雷达(Synthetic Aperture Radar,SAR),最终在干涉技术(Interference)的条件下形成并发展。自从InSAR技术在20世纪90年出现之后,持续成为地学应用中的研究热点。 InSAR技术主要是借助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朝目标位置发射微波,之后接收目标反射回波,从而获得目标位置成像的SAR复图像对。如果复图像之间具备相干条件,则它们的干涉相位中包含了两次成像中存在的微波路程差,进而可以准确获得地面的地形及变化信息。 InSAR技术采用主动遥感的方式,受到大气、云层的影响较小,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工作。同时,其连续观测能力强、成像分辨率高、覆盖范围广、技术成本低等,在地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,比如DEM生成、地面沉降、火山、地震、地壳形变、滑坡、泥石流、冰川等方面的监测。目前InSAR已经成为地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。 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InSAR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,主要讲解InSAR技术的成像基础、原理、主要数据处流程、误差源与改正方法、高级技术、地学研究与监测应用等,致力于培养学生从事地学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能力。
课程目标
章节
第{{toChinesNum(i+1)}}章
{{chapter.info.chapter_name}}
{{`第${section.sort}节`}}
{{section.info.chapter_name}}
暂无数据
评价
{{evaluationTatal.average}}
课程评分